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教育风采 > 正文 分享

2023年洛阳伊滨区最美教师——魏永辉

2023-12-26 09:46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奉献是一首歌,唱响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担当;奉献是一团火,点燃了扎根于基层一线的热情;奉献是一幅画,描绘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画卷——魏永辉老师用行动见证了自己的初心。

他来自于教育世家:薪火相传

魏永辉的父亲魏同正老师已经82岁高龄,闲暇之余,他总是会把一枚金灿灿、沉甸甸的河南省优秀教师奖章拿出来端详一番。在那个土地贫瘠、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枚奖章所蕴含的含金量至高无上,它是魏老把青春献给教育事业的见证。在魏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女儿、儿媳、孙媳先后都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优秀干将。

2021年教师节前夕,魏永辉老师的家庭入选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名单。作为第三代的代表,魏永辉是这个光荣家庭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他1997年参加工作,刚参加工作就在中学担任班主任,第二年又兼任年级主任,连续八年,管理有方,成绩卓著,期间多次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2005年,他接受组织安排,深入偏远山区干校长,他默默坚守四年,为山区孩子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雨雪天路不好走,有个冬天,魏老师在学校住了快50天没回家。爱人生孩子当天,他还在值班,同事听说后过来替班,他才赶紧赶往医院,赶到时婴儿已呱呱坠地……

2011年,魏老师勇挑重担,开始在李村镇中心学校担任复杂繁重的人事会计工作。自从干起这个,周末和节假日便和他无缘,披星戴月是家常便饭,废寝忘食是生活常态。他不怕重重困难,始终耐心认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9年,期间荣获洛阳市骨干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洛阳市师德标兵、洛阳市勤工俭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十五年以后,他总觉得站在讲台上做一个纯粹的老师,生活会更充实、更能体现他作为一名教育人的价值。2020年,他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心毅然决然放弃了校长岗位,主动申请到洛阳市伊禾小学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回到一线,回到孩子们身边。

他和40个娃的家访故事:为爱出发

时至今日,魏永辉老师都保存着当年他家访的一张图表,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当时一步一步、一脚一脚走过来的家访之路。虽然纸张都已褶皱和褪色,但永远见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和教育情怀。那是来到枫叶路小学的第一年,班里有40个孩子。刚开学的第5天,从陈忆郝开始,他和40个娃的家访故事就开始了……

所有的家访都是在节假日或下班后展开。有的家访正好赶上热浪滚滚的中午,他毅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赶到10里以外的庞村镇去家访,皮肤被晒得要脱层皮;有时赶上天气突变,他冒着中雨奔波在去永泰小区的路上;有时繁星点点的夜晚,又成为魏老师家访的黄金时段。

家访中他了解到有个小孩,父母长年不在身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奶奶灌输思想就是妈妈不管你,是坏妈妈。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有很深的怨言,对父母缺乏尊重,对他们的管教不屑一顾,认为只有爷爷奶奶才是自己的依靠。针对这个情况,魏老师经常和他聊天沟通,交流中循循善诱,不断纠正他的一些错误思想。这孩子认识有了改变之后,对父母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魏老师用真心换来了这个孩子的爱戴:每一次在走廊里相遇,哪怕这个孩子在过道的最南边,魏老师在几十米外的最北边,他都会欢呼雀跃大喊着魏老师好;教室里,只要一下课,这个孩子就一个箭步冲到魏老师跟前,追星般刨根问底地问这问那;放学路队中,他又形影不离追着魏老师,再次开启十万个为什么的聊天模式;放假时,他念念不忘魏老师,一再邀约魏老师去他家做客……

去年班里有个女孩,异常内向。为了能让女孩正常与人交流,魏老师推心置腹地与孩子聊家常、谈爱好,足足交流了一个半小时后才离开,那时夜色已深,家长由衷地挽留魏老师吃顿家常饭,但魏老师匆匆地离开了,因为还有下一个孩子在等待他……

再说一个奇迹女孩。刚入班时眼里无光,低头走路,课堂上无神,总爱默默地躲在角落里。经过了解,魏老师发现这个女孩还面临着一个严峻挑战:爷爷因为身体原因,根本无法完成哪怕只多了1.5公里的接送之路。魏老师感到迫在眉睫,这女孩自然成为了家访第一站,跟家长经过深入沟通后,魏老师开始对她给予更多的关注——课堂上首先让她发言,课后持续谈话鼓励,作业走的是VIP通道。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女孩开始变得思想积极、阳光自信、行动坚定、蓬勃向上。这背后有着魏老师多少次持续不断的鼓励和用心感化呀!今年暑假放假前一天,召开家长会,她那年近八旬的爷爷,特意留下来,面对魏老师深深一鞠躬,眼含泪花地说道:“遇上您这样的老师,是孙女的幸运,也是这一班孩子的幸运!”

从此以后,每年的开学季,魏永辉老师惦记的头等大事就是挨家挨户进行家访。家访这件看似并不起眼的工作,却是他教书育人的重要法宝。近两年内,他家访次数高达130余次,家访时长超过3000分钟。

魏永辉曾动情地写下这样一则家访日记:教育更多的是点燃,老师更多的是托举,只要用心用情、坚信坚守,哪有越不过的高山?哪有渡不过的江海?

他奔走各校讲家庭教育:情怀讲师

魏永辉老师在家访中发现,家长的育儿理念影响着学生的品行,为让更多的家庭受益,他开始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他南下杭州,北上首都,挤出所有的休息时间投身于学习中去,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他结合自己的一线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并撰写《有行才有形》等十几篇家庭教育讲稿,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家庭教育讲座,让科学的育儿方法惠及更多家庭。他干货满满的讲座,得到家长们的交口称赞。

在家长们的口耳相传下,他的讲座也受到了外校教育同仁们的关注并纷纷对他发出邀约,他马不停蹄走进永泰小学、伊禾小学、福民巷小学等,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就拿今年来说,他深知幼小转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他主动请缨,义务对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全员培训,他连做三场讲座,深入分析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家长面对孩子的诸多不适应该如何智慧应对等等。每次讲座结束后,有很多家长都不愿离去,纷纷上前询问家庭教育问题,争前恐后添加魏老师微信……与会家长纷纷留言:这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很好地缓解了我们家长的焦虑;做为家长要时时充电,不然都跟时代脱节了,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现在的社会,教育好孩子才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和最重要的事业。看着家长们发自肺腑的留言,魏老师感到五个小时的站立、口干舌燥的讲述,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次新生家长教育讲座,有效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为新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了助力,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提供了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构建家校合作、凝聚育人合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倾心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诲人不倦

为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兴趣,魏老师在教学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提倡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曾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以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这一课为例,那天,他一进教室,就神秘地对同学们说:“集合!去操场!”一听到操场上课,孩子们乐开了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注意力自然集中。“千米是什么?一千米又有多长?”面对提问,学生们不知如何回答。“大家排好队,绕着操场慢跑,一会儿就有答案了。”魏老师带着大家跑了起来……就这样,他边带领学生跑步边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边跑边用心感受,就这样,他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孩子们能感知、易接受的生活场景,用真切的体验增强了孩子们对新概念的理解,孩子们豁然开朗,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今年10月23日,全国魏书生教育思想高峰论坛在枫叶路小学设立分会场,魏永辉老师做了《体验,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专题报告,受到了颜耀忠等与会专家和全国教育同仁的高度赞赏,同时这篇文章也在《教育家》杂志社同期发表,网站点击率一周内超过11万。

新的学年,魏老师又承担起学校数学教研组长的重任,并主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同时还要在家庭教育方面持续推进,这一切的一切,他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风采,始终为了擦亮教育世家的荣匾而默默耕耘着。

未来,任重道远,他将勇往直前。

统筹 | 邓娜

审核 | 石俊岭

提供 | 洛阳伊滨枫叶路小学

供稿:科教在线


0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