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
2023年是济南高新教育“教学模式建构年”,各学校积极探索,构建了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助推教育教学水平再攀新高。11月13日起,济南高新教育开设“教学模式建构年”专栏,集中展示各学校特色教学模式的理念、做法和成效,展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样态。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走进济南高新区科航路学校,探秘“三助六环”教学模式是如何让课堂“活”起来的。
在高新教育人看来,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这也是近年来高新教育持续发力、实现“人才强区”的“杀手锏”。2023年是高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建构年”,旨在打造极具高新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最终让在高新区辖区学校就读的学生受益。
作为高新区“老牌”九年一贯制学校,济南高新区科航路学校具备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在全区教学模式建构的主题思想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形成极具“科航烙印”的“三助六环”教学模式。此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着力量,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激发出内生动力,为一生的学习奠基。
实践证明 “三助六环”值得信赖
“其实,我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始于2016年,并且以课题的形式进行了推进。”该校校长刘宗泉介绍,当时,学校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确立了《目标导向,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并顺利通过区级课题的立项申报,成为区级重点课题。不久后,该课题申报了济南市“十三五”课题,并于2016年12月获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认定、审批、立项。它的名字是“四段六环”。
近年来,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四段六环”的基础上,科航路学校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打磨成型,“三助六环”课堂教学模式渐趋成熟。刘宗泉说:“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我们已经进行了7年之久,从1.0到3.0版的迭代升级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自助、互助、师助组成的“三助”与高新教育倡导的“激励、鼓舞、唤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明确目标(导学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盘点收获—达标拓展”组成的“六环”通过层层推进形成闭环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了学习、爱上了学习。适合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内涵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有模式而不唯模式,这正是科航路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认知和发展目标。
四年级上学期英语课第二单元的核心话题“My Schoolbag”,紧扣“人与自我”范畴内的“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课程开始前,英语老师高英请学生自己去预习和阅读,学生通过理解,用多彩的画笔、有趣的妙思,画出一幅想象中的心仪书包及学习用品的图片,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着英语学习的魅力。课堂上,学生们相互交流、提醒,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一步挖掘。最后,再由高英弥补知识点空白。这个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自助、互助和师助的特点,最终形成学习的闭环。
打磨提升 模式建构以实际为唯一标准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副校长张玲是一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对于学校教学模式的建构有着较大贡献。为了让教师灵活运用该模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难点、重点,张玲和学校的教学团队想了不少办法。
在她的推动下,“助学单”成为助力“三助六环”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关键抓手。张玲说,助学单是用来引导和辅助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先行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研习工具。助学单的内容主要围绕第二天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展开,但与教材内容不同的是,助学单在内容上进行了问题化、板块化的处理。它聚焦于教学的核心内容,并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学科素养上下足功夫。
在实际教学中张玲发现,助学单可以很好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优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学会学习。
分数,是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数学课程的进展和延伸有着重要意义。在教课时,数学教师任锐晗遵循学校的“三助六环”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学、导、议、理、拓、检这几个环节,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任锐晗说,她利用助学单,在课前就向学生们抛出了之前学习过哪些数、数学图谱的分数如何表达、通过怎样的学习方法能够学好分数等核心问题让孩子们思考。通过助学单,老师需要学生经历一番完整的探究过程,也需要学生对之前、当下或者将来的学习过程进行重现或展望,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素养能力、情感态度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同样身为数学教师的张玲阐释了助学单核心问题的“形成”蕴含着老师们的集体智慧。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研讨,老师对每节课需要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细化,以求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善的目的。“因此,我们称这些问题为‘探究性核心问题’。”张玲说。
真理检验实效品质提升“肉眼可见”
聚沙成塔,日新又新。“三助六环”教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时间回到2016年,“三助六环”的1.0版本刚刚问世后,通过研究各科教师汇总的信息发现,课堂上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严重,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又缺乏兴趣,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学习效果不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抓住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的机遇,将《“目标导向、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完善,并成功获批为济南市规划课题。从此,该教学模式进入了2.0阶段。正是在这个阶段,学校的“目标导向、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完善为“三助六环”课堂教学模式。刘宗泉认为,从这时开始,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步入了行为阶段。
为了让该教学模式有效运行,学校领导班子采取了通过行政推动、典型引领、活动推进三种方式来“保驾护航”。
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组日常听课结合起来,教师上课结果按优质(30分)、达标(20分)、一般(0分)计入教师的每月常规考评。每学期两次集中示范和引领。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根据课例对标模式进行解读和范式,让教师学有榜样。每学期期中前后,各学科选拔优秀教师上展示课。通过示范和引领,营造研究氛围,打造探究平台,同时,校内围绕“三助六环”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探究与应用,举办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全体教师研讨课、校级优质课评选等活动。
伏久者飞必高。经过多年的磨砺,高新区科航路学校的教学建构模式已经形成。今年,借助高新教育推动“教学模式建构年”的契机,科航教育人将自己的模式再次进行了凝练与升华,高质量的教学水准与关注每一个的育人追求成为赢得家长口碑的重要支点。据悉,近三年来该校共计36名教师在各级优课评选中获得奖励,其中,青年教师王潇洒在工作第一年内依托“三助六环”教学模式获市级优课一等奖、区级优质课一等奖、区级新苗课一等奖,并被评为“区优秀教师”。目前,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达到了“肉眼可见”的效果,全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已然打造成型。
来源:济南高新区科航路学校
供稿:济南高新区科航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