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廉普同行,清风话语”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开展“三下乡”之“文化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山阳县一直以来也是西北政法大学重点帮扶单位。本次调研不仅响应共青团与教育部号召,更是促进山阳当地发展,积极参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一.探索文化宝库,体验历史魅力
1.参观山阳县文化馆
山阳县文化馆,是一座集文化、艺术、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也是陕西影响力较强的文化展馆。“廉普同行,清风话语”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领略了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
2.赴西河社区进行廉洁文化学习
廉洁文化自古至今都是我国重点发扬的精神,山阳县也是我国重点廉洁文化阵地。团队先参观了西河社区廉政文化广场,走访廉政文化长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历史上廉洁奉公的楷模;再进入社区观看廉政文化宣传视频,学习廉政文化资料与当地廉洁文化建设成果。通过本次学习团队成员都深刻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落实廉洁不仅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在生活中坚定廉洁信仰,积极为建设廉洁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走”出实效,在实践走访中展开推普
1.走访教体局,探索书香山阳
团队走进山阳县教育和体育局,调查当地普通话推广工作成果。在与张慧敏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山阳县对普通话宣传的重视程度,同时将普通话推广与全民阅读相结合,努力打造书香山阳。
2.从数据到实景,切实了解当地情况
团队不仅采用了线上问卷调研的形式,更是深入山阳县基层进行实地调研深度探索。团队分工合作,走进了山阳的大街小巷,对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进行了调查访问,了解他们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掌握程度,同时向他们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意义,促进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普通话并且重视支持普通话的推广。
三.深入走进学校社区,面对面进行交流探讨
1.西河社区温馨话坊,携手银龄共讲普通话
“廉普同行,清风话语”实践团队再次来到西河社区,对当地社区老人进行推广普通话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老年人对学习普通话的需求以及学习普通话时的困难。并且进一步了解到了老人们对于普通话宣传的看法以及如何平衡普通话与当地方言的关系,他们提到当下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家里的年轻一辈都普遍讲普通话,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强,我们需要去不断推广普通话。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看到了老年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推广普通话、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2.共讲普通话,携手进校园
团队来到山阳中学,在高中课堂开展了一堂独特的宣讲。在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相关政策,并且也提到了在日后考入大学后考取普通话证书的重要性。宣讲结束后,同学们都积极提问,每一位成员一一回答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并激励了他们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
“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西北政法大学“廉普同行,清风话语”实践团队走进山阳,了解山阳情况,智促山阳发展,实现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