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在线7月27日讯(通讯员 崔译丹)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引领广大农科学子“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回信一周年之际,塔里木大学农学院的部分同学组成了“寻兵团粮棉油种质资源小队”。
图为实践小队成员在十团一连进行实践地调研
6月29日-7月5日深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在朝阳社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核心内涵,深入农资市场展开调研,在十团一连开展乡村振兴专题问卷调查,走进乡土深处,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地小麦、茴香、小米、大豆、甜菜、棉花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单位面积产量等,并对当地粮油棉作物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调查了职工们在生活中、耕作中的实际情况,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小队的队员也对当地职工在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小队成员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入基层,走田间,深入田间地头,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力所能及地为当地职工解决对于种植现存问题的困惑,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认识到了作为农科学子应该担当的使命。
图为实践小队成员走入田地展开调研
种子科学与工程2022级2班李俊杰表示:本次实践活动让我对农业的根基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实践中,我明白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重要性。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我了解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认识到了保护这些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尊重农民的辛勤付出,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农科学子,我们有责任保护和研究这些宝贵的资源。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为兵团粮棉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种子科学与工程2022级2班唐呈亮表示:在这次三下乡实践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发现自己缺乏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积累。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复杂的情况、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也了解了各地号的种植模式,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此次全国农科学子联合行动的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乡村的发展,为这个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种子科学与工程2022级2班黄俊凯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了解了大豆,玉米,小麦,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的生产状况,还了解了这些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的病害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本次实践活动使我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深对知识的了解,能够更加清楚自己对专业的定位,做到融会贯通,巩固学习成果。
图为实践小队成员在给棉花打顶
种子科学与工程2022级2班朱莲芝表示: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与质朴。深入田间地头,我看到了他们在烈日下劳作的身影,那是对土地的深情和对丰收的期盼。我们深入农资市场、田间地头,了解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的种植技术。在学习和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力量,只有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相结合,才能获得更高产、更优质的种质资源。
种子科学与工程2022级2班王欣仪表示:此行让我对我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对乡村有了新的认识。在本次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夯实理论基础进行实践方能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收集种质资源、给棉花打顶、记录田地中各品类作物的特点等,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更加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这次“的经历激发了我服务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强烈愿望。农村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将所学回馈社会,今后我会脚踏实地,夯实所学知识,像千千万万个农科学子一样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
种子科学与工程2022级2班杨钰表示:参与本次实践活动,我深入田间地头,感受到了种质资源的宝贵。在实践中,我了解了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特性,学习了如何评估和收集种质资源。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保护和研究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与团队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完成任务,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和不易。我明白了,保护种质资源是保护农业的未来,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坚实基础。这次实践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我的责任感。我将珍惜这些宝贵的经历,努力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为实践小队成员与十团一连工作人员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