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在线7月22日讯(通讯员 陈玥)为响应团中央大力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了解基层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努力将科技、文化、卫生送到群众生活的一线,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有机统一,7月16日,阜阳理工学院“筑梦乡村,智启未来”实践团队10名学生赴阜阳市太和县大新镇张楼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在张楼村的合影
7月16日上午10点,全体队员来到了张楼村民委员会,与村书记和助理一起开会讨论了实践活动的相关事宜。会上强调,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陪伴帮助孩子们完成相关课业,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并从绘画、口语、体育运动等方面入手,挖掘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在寓教于乐的课程中助力他们全面成长。带队老师李旭也提到: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根基,要从小抓起,用行动切实影响他们,给他们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同时,双方就张楼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未来前景展开了讨论。
图为实践团开展讨论会
次日,支教开班仪式召开,并正式开始了日常辅导课业工作。此外,还开展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并激发和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课后,一位学生向老师询问入伍的途径及具体要求,老师们也详细的进行了解答,这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在青少年身上的初步体现。
图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为切实了解张楼村的实际情况,深入乡村发展一线,团队成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就乡村基本情况、特色产业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向多名村干部进行询问调查。
图为团队成员询问调查张楼村基本情况
此后,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开展了走访村民、慰问困难老人等活动。团队成员们来到村民吴广红的住所,为老人送上慰问品并向其致以诚挚的祝福。已达耄耋之年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和队员们聊起日常生活和身体近况时,他提到:“子女都在身边,重孙今年也13岁了,在镇上读书,平常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我们。日常都是和老伴儿一起生活,身体也还不错。”临走之际,老人还拉着队员们的手,眼含热泪,执意出门送别。
图为队员们慰问村民吴广红
在到达另一村民吴道荣的住所时,老人即使行动不便,也缓慢地挪动身体并热情地招呼队员们坐下。在谈及身体状况时,老人说:“前几天村里下雨时,腿很疼,下地都困难,出门也得慢慢走,才能挪到电动车上。现在天气回暖了身体也好些了。”临别之际,老人表达了对实践团队衷心的感谢。
图为队员们慰问村民吴道荣
在慰问活动返回的途中,实践团队成员还参观了村民吴东东的鱼场。在参观的过程中,引起队员们注意的不仅仅是各种色彩鲜艳的鱼苗,更多的是其作为一种基层产业给张楼村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乡村振兴注入的活力。
图为村干部介绍鱼苗品种及生活习性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相信阜阳理工学院“筑梦乡村,智启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奋斗精神投入到支教工作和基层调研中,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开满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