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在线7月22日讯(通讯员 张景然)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重要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花开仲夏,丹心绘梦”实践队在2024年7月14日,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聚沙公益协会,并在禹州方岗镇第一中心小学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来到禹州神垕镇,探寻钧瓷古韵,追寻红色足迹。
探寻钧瓷古韵
禹州神垕镇,在明清时期便是北方的陶瓷中心之一,晋商马帮云集,医师匠人齐聚,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钧瓷的发源地。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了神垕镇的神垕老街,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钧瓷商品,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实践队员们被这些精美绝伦的瓷器深深吸引,纷纷驻足欣赏,仔细揣摩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图为实践队员欣赏当地钧瓷制品
在当地钧瓷陈列馆和钧瓷商店的参观过程中,在当地讲解员详细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们对钧瓷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传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实践队员们被钧瓷“袈裟纹”、“鱼籽纹”、“龟背纹”等纹路深深吸引,不仅感受到了钧瓷的独特魅力,更被钧瓷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钧瓷匠人们的精神,不断锤炼自身所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老街,实践队员不仅欣赏了钧瓷的静态美,还参观了当地的钧瓷制作工坊,亲眼见证了钧瓷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在匠人们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还亲自动手体验了钧瓷的制作工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的独特魅力。
追寻红色足迹
在探寻钧瓷古韵的同时,“花开仲夏,丹心绘梦”实践队还追寻了当地红色足迹。参观完神垕老街后,实践队一行又来到了神垕镇的红色教育基地——原禹郏县县委大院。禹郏县委旧址位于神垕老街中段,南北毗邻肖河与马车院,交通便利,是一座传统明清时期民居院落。这里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禹州地区的政府所在地,东西厢房为警卫室和办公室,中间过堂为作战指挥室,后院是当时重要会议召开和抗日将领起居的场所,留下了许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动人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禹郏县委的抗日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禹郏县委简介
1945年3月,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三、四支队联合发起禹西战役,攻克据点十余处,收复神垕镇、唐庄等地,开辟根据地400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9万余。实践队员们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原有文物,听实践队员的讲解,深入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雄故事,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仰。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花开仲夏,丹心绘梦”实践队不仅深入了解了禹州神垕镇的钧瓷文化和红色故事,还增强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他们表示,将把这次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分享给更多的同学,激励大家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花开仲夏,丹心绘梦”实践队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红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