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在线7月22日讯(通讯员 范思齐)近日,广东科技学院“百千万工程”红绿共绘突击队赴海丰新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调研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深耕基层沃土 倾听群众心声
新山村党委书记吕湖泳介绍,该村通过融合红色旅游和绿色农业,修缮革命遗址,创建红色文化街,推动绿色农业和经济发展,传承红色文化。绿色发展是加速产业化高效发展的引擎,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环境的绿化是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新山村致力于促进红色旅游、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打造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平台,构建“红+绿”旅游模式。
图为队员采访吕湖泳书记。柯丹桐摄
除了富有历史与特色的展馆商铺外,新山村的美丽风景、特色壁画,结合当下潮流打造的网红景点值得一览。然而,面临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亟需引进人才以促进乡村繁荣。由于政府支持,当地村民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表示新山村变化显著。此次调研也坚定了团队为海丰县“红+绿”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图为队员跟村民进行交谈。王佳仪摄
追寻红色足迹探访历史印记
新山村红色文化馆位于鹿境山下,它不仅是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等革命先驱开展活动的秘密基地,也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馆内设有多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新山村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英勇事迹。
图为队员参观红色文化馆。蔡恩仪摄
新山村非遗馆位于村中心,展示了汕尾多个“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领域,生动诠释了当地历史文化。作为海丰人民数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瑰宝,新山村通过实施各项保护措施,传承和弘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非遗馆的展品。蔡恩仪摄
义平社农会旧址位于海丰县附城镇,前有彭湃等多名同志在此秘密开展活动并成立了农会,后有被作仓库存放枪支弹药。在这里,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义平社农会旧址,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精神世界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这里,成员们缅怀过去,传承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图为队员参观义平社农会。王佳仪摄
美丽新山,振兴新山。红色的旗帜在新山上飘扬,绿水青山的景色铺陈为底,新山这一幅红绿交织的美丽画卷,展现着乡村振兴蒸蒸日上的活力。回顾此次活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成员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使命,将珍惜和平与幸福生活,以高昂斗志和饱满热情投身学习和工作,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携手共筑美好未来。
图为团队合照。何祉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