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在线7月19日讯(通讯员 钟壮志 汤炜婷)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7月12日至7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遗珍探秘突击队探访蔡家船模工艺馆,通过拍摄非遗传承纪录片,采访非遗传承人蔡数,深入了解船模文化,认真学习工匠精神。蔡数先生向突击队员介绍了不同类型船模,分享了他的传承故事和初心,“我很热爱制造船模,即便现在经济发展很快,我还是会坚持做最古老的船模,把最原始做法传承下来。”蔡数先生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传统工艺,还是一种时代的回忆,更是一种矢志不渝的工匠精神。与此同时,他鼓励当代青少年多去了解中国的造船史,造船工艺,认识古船在海上丝绸之路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接触古船文化。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遗珍探秘突击队队员汤炜婷:“通过与蔡数传承人的深入交流,我认识到青年应担当起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图一 突击队员在拍摄纪录片 高淳摄
图二 突击队员对蔡数进行采访 黎颖昕摄
图三 蔡数向突击队员介绍船模制作流程 黎颖昕摄
图四 蔡数在制作船模 黎颖昕摄
图五 蔡数与突击队员在蔡家船模工艺馆前合影留念 高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