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在线佛山7月1日来电(通讯员:邵浚维)新会陈皮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广为用药的材料之一,被评为“广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文化下乡”的号召,在2024年7月1日至7月3日,佛山大学23级“浔邑·星葵”实践团抵达江门新会茶坑村,开展本次“探访江门侨乡,活化传统非遗”活动。本次活动成员有12名,分别对茶坑村民生故事拍摄和参观梁启超故居等”,助力乡村文旅建设,文化创新发展。
浩然正气陈皮香,寻访古老制作工艺
一踏入茶坑村,空气中便弥漫着淡淡的陈皮香气,仿佛引领着实践团成员们穿越回那段悠久的岁月。沿着青砖绿瓦,浔邑小队分为两小队前去拍摄茶坑村的风土人情。一队跟随着小径来到了茶坑村陈皮纪念馆。幽幽曲径通暗处,这里的气息似乎与外界的灼热有些不同,仿佛被甘甜的陈皮味浸泡,一行人慢慢走进去,越深入越是懂得为什么新会不仅仅是以陈皮为带动经济的重要产业,也看重陈皮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一些有百年历史的陈皮在这里被展出,简单但具有美感,我们观察着,在空气中嗅出了历史与文化的味道。而另一片则是将陈皮与一些广东传统文化相结合做成礼盒的展出,具有创意与新意。
图为浔邑小队参观陈皮美学馆。科教在线通讯员欧阳梦思供图
二队则顺着主路拍摄沿途茶坑村的居民,学习陈皮晾晒知识以及陈皮的前身——青柑的剥取。在当地一位正在晾晒的居民的介绍下,小队成员了解到青柑不仅可以单独食用,还可以加入用药,在华丽转身为“陈皮”后,还增加其经济价值。途中,小队成员还采访一位正在剥取青柑的居民,他介绍了陈皮购买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何精心挑选陈皮,让我们小队受益匪浅,深入了解到当地陈皮产业的发展。
图为茶坑村居民正在晾晒小青柑。科教在线通讯员蔡颖诗供图
图为茶坑村居民正在剥取小青柑。科教在线通讯员蔡颖诗供图
爱国如家启世贤,纪念启超先生生平
迎着骄阳和绿叶,浔邑小队先是找到了宏文学社,观摩这一尺青墙瓦屋,感受其历史中幼年启超先生的启蒙时刻。随后拜访了梁启超故居,一进门便被梁启超先生的宏伟雕像所吸引。这座雕像不仅栩栩如生,更仿佛蕴含着梁启超先生那博大的胸怀与深邃的思想。
图为梁启超故居中梁启超的雕像。科教在线通讯员邵浚维供图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梁启超先生的生平事迹,让浔邑小队成员对梁启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了解到,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对于中国近代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梁启超先生对自己的家风家教建设也颇有建树,先后培养出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等杰出人物。
浔邑小队在参观完故居后,对梁启超先生的贡献和成就表示深深的敬意。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思想和精神对于中国现代的发展和进步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梁启超故居中的仁堂。科教在线通讯员邵浚维供图
宣传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将茶坑村的文化遗产和非遗故事传播给更多人,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创作相关视频和推文。他们通过镜头记录下茶坑村的风土人情、陈皮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梁启超故居的历史厚重感,用文字和画面讲述着这里的故事。
“本次活动让我们小队成员深知文化遗产亟待我们年轻一辈去传承和发扬。”队长赵文清同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副队长周思妍同学则强调:“梁启超先生的事迹将永远在人们中流传,并照耀着更多年轻人去为了祖国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也将以他为榜样,不断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佛山大学“浔邑·星葵”实践团的这次探访之旅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与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旅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文旅建设与文化创新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浔邑·星葵”实践团成员活动合照。科教在线通讯员刘政豪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