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地方频道 > 正文 分享

莘县教体系统深挖劳动教育资源,为“双减”赋能增效

2023-11-23 16:22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莘县教育和体育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课程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优化劳动教育路径,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为“双减”赋能,助推学生成长。

各中小学(园)结合“双减”政策,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探索德智体美劳相融合的开放式劳动教育模式,积极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融合的大课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两个并重,突出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三个维度,将劳动教育深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操练场。课程和实践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莘县一中教育集团新城高级中学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莘县徐庄镇中心小学荣获聊城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表现突出单位;莘县实验小学、樱桃园镇谷疃小学、古云镇中心小学、观城镇岳坊小学、春笋学校、徐庄镇民族小学等多所学校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真正做到了让劳动育人落地生根;莘县甘泉学校举行劳动技能大比拼之叠被子比赛,锻炼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柿子园镇中心校区开展了“自己动手,自己洗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切实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的快乐。

“基地虽小,但教育价值却很大。不仅为孩子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还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从大自然中获得知识,感受植物生长的奇妙!”一位家长在家长群中分享道。“它不只是孩子的‘劳作场’,更是性格品质形成的‘体验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一亩三分地’定能结出素质教育香甜的‘果实’。”一位老师这样说。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锚地。为了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莘县中心希望小学开展了“学做一道菜,温暖全家心”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参加家务劳动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体会着父母平日的辛苦,懂得了感恩;莘县实验幼儿园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进行适合的家庭劳动实践,让幼儿在家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帮着做的好习惯。提高了幼儿的劳动能力,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艺术审美;培养了他们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良好品德。“我会做香喷喷的西红柿炒鸡蛋、醋溜土豆丝……制作过程是快乐的,内心是自豪的。以后,我还会做许多美味的食物给爸爸妈妈吃!”莘县中心希望小学一位同学开心地说。

社会是劳动教育的主战场。莘县东鲁学校五年级各中队的少先队员来到中原现代嘉年华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学习水培扦插、基质栽培、谷物研磨、植物拓染,安神香囊、草药香包、粮食画帖和劳动实践八个课程,丰富了少先队员们的学习生活,增长了见识,体验着动手劳动的快乐。王寨镇余庄小学组织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数学教学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跨学科项目式实践活动,如愿以偿的开展了《认识人民币》综合实践活动,把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小白菜、油菜等整齐的摆放在摊位上做蔬菜义卖活动,所有蔬菜全部售与余庄村的居民们,这正好印证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劳动教育的种子已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扎根、抽枝、结果,一批又一批“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正昂首阔步走来。莘县教育系统将持续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同学们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打造出学生零距离接触大自然、体验种植和收获乐趣的劳动天地,让热爱劳动的美德根植于每个青少年的心田,为成就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袁二辉  李艳丽

供稿:莘县教育和体育局


0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