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段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基于此济南市泉城花园小学根据学校的“泉引桥”工作方案,在“幼小衔接”方面不断实践。在实施“雏菊特色衔接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学校组织一年级四位班主任老师、数学老师与公园里幼儿园教师代表,围绕“幼小衔接”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高娜与公园里幼儿园戚园长也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活动中,一年级的刘硕老师、赵双老师,分享了怎样从身心准备适应、生活准备适应、社会准备适应、学习准备适应等方面实现“幼小”衔接。公园里幼儿园的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做的努力,从心理准备、习惯准备、知识准备、生活物资准备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接下来在场的老师们结合自身工作,对“幼小衔接”中的困惑、重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的沟通。
最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高娜结合本次主题教研活动,针对学校的“幼小衔接”工作,鼓励老师们要厘清教育衔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避免教师压力和家长焦虑,进一步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本次主题教研,相信学校接下来的“泉引桥”工作会更有针对性,老师们定能不断努力,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衔接方法,将“幼小衔接”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
供稿:济南市泉城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