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课堂在大自然中,让同学们回归自然,了解植物的秘密,培养青少年群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常宁市第八中学开展了《植物微课堂》科技实践活动,巧妙地将劳动教育与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融于一体。
《植物微课堂》由常宁八中雷洋文老师于2022年9月开始设计,2023年9月开始以2303班、2213班为试点进行植物微课堂系列活动实施,2023年10月以《水培吊兰》为题,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在线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分三个项目,一是探索植物的培育方法,该项目旨在培育青少年科学探究兴趣。通过参与“常宁油茶树的培育”“水培吊兰”“塔山茶插芊繁殖”等活动,同学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创新的快乐”。二是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主要有“了解植物种子”“ 水培吊兰”“ 植物成长观察日记”“ 植物微课堂劳动实践活动心得”等系列活动,同学们亲身体验,感受植物生命的神奇之处。三是参与劳动实践全过程:以“植物微课堂”为载体,主要活动有“我的拿手菜”“水培吊兰”“说说常宁油茶”“塔山茶的采摘”“塔山茶的加工”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劳动教育,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让劳动真正落地。
常宁八中一直注重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尤其是充分利用常宁八中城乡交叉的地理优势,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美”“生活因劳动而美好”的生活理念,在“植物微课堂”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养护绿植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蓬勃生长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