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育人全环境,将育人场域“融”起来。学校通过合理设置职责点位,构建包括校园内、校园周边、 学生家庭在内的全面育人环境,加大对校内、校外的巡查力度,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全面监督引导,对学生不文明用语、抽烟、勾连社会青年等现象进行制止和教育引导,并及时建立问题摸排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确定整改时限和包保措施。通过校长包保级部、副校长包保分部、班主任包保班级、党员干部包保困难学生,设置家长开放日,建立与家长定期沟通和见面制度等,形成家校共同努力、共同育人新格局。通过全环境的齐抓共管,有效解决学生“可见”范围内的违规违纪问题。
二是全时空、时段管理,让细节管理“实”起来。从上学、午休到晚上放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行政值班领导、宿舍管理教师、专职保安午休在校值班。把学生的入校、离校时段细分为上午到校、中午放学、下午入校、下午放学4个时段,安排专人在校内和校外的5个点位对学生进行护导,重点消除学生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值班教师和学生文明使者将学生的早读、课间操、就餐、午休、午读、体育活动等细化为6个时段进行考勤和点评。校内课间时段,在操场、转角处等地点安排专人进行校内巡护。经过细分细化时段和岗位,实现对学生全时空、全时段的管理,彻底清除以往个别时段学生管理的盲区。
三是教师全员参与学生管理,让教育温度“升”起来。教学和管理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建立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学生管理制度,不论是校园内还是在校园外,学校教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生管理和教育引导。学校在设置值班点位时,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教职工值班和家长巡查时身穿志愿者马甲,手执劝导旗,时时处处为学生护航。成立督考办,对工作纪律、值班值守、教学情况等进行监督巡查。重点巡查值班人员签到、值班在岗情况,抽查学生违纪现象,每天收集数据,每周公布值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考核数据。
供稿: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