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膳行”实践团赴淄博调研药食同源产业 青春力量赋能健康中国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药食同源产业正成为连接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纽带。截至2024年8月,国家已发布四批共106种药食同源物质,为产业发展筑牢原料基础。在此契机下,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同源膳行”实践团于2025年7月6日-19日,走进拥有济阳山楂、博山桔梗等特色资源的淄博市,开展了一场以“文化价值挖掘”为主线的药食同源产业调研实践活动。
多方协作 锚定实践方向
依托山东理工大学药食同源与中医健康科学研究院的支持,“同源膳行”实践团成员聚焦“齐风药膳,淄养新生”主题,召开专题会议。在会议室,院长就目前实践团方案表示肯定,并提出更加专业的见解,随后就淄博特色资源分布及当地产业政策,进行专业的指导,为实地调研打下理论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会议
实地调研 剖析推广痛点
实践团分成三组分别前往大型商超、社区超市、药店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口头询问等方式,寻找药食同源产品宣传难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老一辈人会用桔梗炖肉,年轻人却只知它是‘博山特产’,这正是药食同源文化传承中的断档问题。”同时调研数据显示,有80%的受访者明确希望能获得“看得懂、用得上”的药食同源科普内容,能清晰知道身边常见食材的养生用法,让传统药膳智慧真正融入日常。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线下问卷调查
企业走访 洞察生产密码
随后,实践团开启全链条调研,先后走访高青县检验检测中心、淄博市中医院、山东九鼎生物药业等6家专业单位,摸清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落地逻辑。调研中,团队还与淄博豆之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起3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起高校与政企的合作桥梁。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相关企业及基地
广泛宣传 共绘同源蓝图
找准症结后,实践团着手破局。成员们翻查小红书等平台的生活化科普案例,搜集齐地药膳古方、本地食材功效等资料,手抄整理成图文笔记,再编排成《齐风药膳小册》——里面有“山楂煮水消积食”“桔梗蜜饯润喉咙”等家常用法,还设计了“药食同源知多少”海报,把政策里的专业名录转化成“日常能吃的10种养生食材”等通俗内容,在紫苑社区进行积极宣传,成效良好。

图为实践团成员整理资料
实践团进行积极宣传,通过发布新闻、创建抖音号等积极宣传。截至目前,本次实践活动已在各类媒体发表新闻报道10余篇。从前期知识学习到实地调研再到成果总结,“同源膳行”实践团以清晰主线串联起产业全链条环节,不仅系统勾勒出淄博药食同源产业“科研-生产-检测-消费”生态,更以青春力量为当地产业对接市场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药食同源”发展态势,让青春智慧助力药食同源产业规范化、生活化。
撰稿:张润佳,王佳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