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教育风采 > 正文 分享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长理学子赴芷江、牛田镇开展推普实践

2025-09-11 19:23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墨韵知行”实践团奔赴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和桃江县牛田镇,开展为期两周的“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汉字诗词教学、红色故事分享、书法艺术体验及普通话培训等多元形式,深入乡村小学,推动语言文字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芷江侗乡:汉字手工润童心,红色故事传基因

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河西小学,实践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汉字教学课程。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让他们在横竖撇捺间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课程特别设置了手工互动环节,孩子们在书签、卡片等手工作品上用工整的汉字书写祝福语。"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希望长大后当一名老师"、"我爱我的祖国"......一句句真挚的祝福从笔尖流淌,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汉字书写的美好。

图 1志愿者和同学们一起制作手工并写下祝福语


随后举办的"红色故事分享会"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踊跃上台,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少年游击队》、《钱学森回国》等故事在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中重现,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图 2学生在讲述红色故事《少年游击队》


牛田镇:墨香飘逸传经典,普通话课堂展风采

实践团转赴桃江县牛田镇杉树仑小学开展第二站活动。针对该校书法教育基础薄弱的情况,团队专门设计了毛笔书法体验课程。

“握笔要稳,运笔要慢...”在实践团成员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第一次拿起毛笔,从最基本的横竖撇捺开始学起。虽然笔触稚嫩,但每个孩子都认真地在宣纸上写下一个个汉字。六年级学生李同学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写毛笔字,虽然很难,但是很有趣!”

图 3小女孩展示毛笔字


随后的“普通话小课堂”采取问答、朗读、游戏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队员们针对湖南方言中常见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问题进行专项训练,同学们积极举手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课堂还设置了情景模拟环节,让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练习普通话交流。

图 4小男孩回答方言知识


调研显示:普通话认可度高,成乡村振兴“助推器”

活动期间,团队还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了普通话推广现状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450余份,覆盖全国多个省份。调研数据显示,87%的受访者认为普通话“非常重要”,92%的受访者支持在乡村学校加强普通话教育。

调研结果还显示,普通话能力与个人发展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多数受访者认为,流利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产品电商销售,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的普及能够打破地域隔阂,为乡村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实践团指导老师李教授表示,“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帮助村民掌握更多的交流工具,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据悉,长沙理工大学“墨韵知行”实践团还计划于8月前往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实践活动。团队将根据当地特点,量身定制推普方案,通过语言培训、文化体验辅导等形式,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乡村文化发展贡献高校学子的力量。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实践团邱同学表示,“我们将继续完善推普方案,带着湖湘学子的热情,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用语言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图 5志愿者和河西小学的学生们合影留念


29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