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4 日至 20 日,浙江外国语学院 “知行湖山・乡创共益” 实践团奔赴丽水市遂昌县湖山乡,围绕文旅资源调研、新媒体宣传赋能、特色 IP 打造等开展为期六天的实践活动,以青春智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实践团首站深入湖山乡政府,与副乡长、党委主任展开多维座谈。主任详细介绍了湖山乡践行 “两山理念” 的实践成果:以 “把一江清水送衢江” 为核心,通过 “天空之城” 建设实现环境品质蝶变,村民环保意识已根深蒂固。
图为团队成员与湖山乡副乡长开展访谈
团队还走访了阿里云数字人基地,基地负责人提出 “五好青年” 素材标准(好景、好吃、好玩、好搭子、好未来),建议利用 AI 工具将海量短视频素材批量生成内容,通过 “30 账号 + 日更 3 条” 的自动发布模式破解宣传瓶颈。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阿里云数字人基地
8 月 16 日深入黄泥岭,走访躬耕书院、村党委及畲族村民,用镜头记录畲族文化传承场景与历史故事,收集村民对文旅发展的真实诉求;8 月 17 日返回湖山乡全域调研,向村民、游客、商家发放自制 “两山理论” 宣传单和针对性问卷,累计回收有效问卷 300 余份,完成 20 余条深度访谈,梳理出 “宣传同质化”“技能不足” 等核心痛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技能宣讲,培育乡村宣传力量
8 月 18 日,实践团在湖山乡开展 “新媒体赋能乡村宣传” 志愿宣讲。结合前期调研需求,以 “实操导向” 讲解三大核心内容:如何用手机拍出景点层次感、添加话题标签提升曝光度、用简单剪辑软件制作民俗短视频。实践团整合七天调研素材进行创意转化:设计 “生态一日游”“三天两晚休闲游” 特色路线图,串联仙峡湖、温泉、畲族文化等资源;拍摄剪辑 15 条主题短视频,涵盖 “五好青年” 素材标准中的自然风光、民俗活动、乡村生活等场景;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创建账号持续更新,通过 “两山理论” 解读、乡土故事分享扩大传播声量,为后续 “生态湖山” IP 文创开发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合力拍摄家乡宣传视频
山水是乡野的底色,而青年的探索是振兴的星火 。实践团成员踏晨露走访乡野,用问卷记录村民对家乡宣传的期盼;顶烈日拍摄剪辑,让湖山的美景与故事通过新媒体贴近大众的视野。初入乡野时,成员们曾因对乡村宣传需求把握不准、宣讲语言不够 “接地气” 让村民产生困惑。为此,大家一再查阅资料优化调研提纲,联合当地同学将宣传语改编成乡土俚语。这份成长离不开各方支持:乡村干部常带路走访、答疑解惑,为实践扫清障碍;阿里云数字人基地等企业以创新思路帮大家拓宽宣传维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合影
实践团已整理形成包含 AI 宣传方案、资源整合建议的实践报告,将持续通过新媒体账号推广湖山乡文旅资源。浙外学子用脚步丈量乡野,用专业赋能振兴,让青春力量在乡村与高校的联动中持续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