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教育风采 > 正文 分享

南工大材子支教记:童心相伴,夏日成长曲!

2025-09-10 17:29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7月14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灯传材智,帆影照童行”基层服务实践团奔赴山东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石新村、后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日照街道利群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支教活动。实践团成员将充分发挥材料专业的优势与青春力量,为乡村的小朋友们点亮“星光”,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陶艺里的学问:指尖捏塑匠心传承

在后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队员精心策划了一场陶艺体验课,以此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孩童心灵的纽带,共同探索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课程以日照黑陶历史、工艺、艺术特色及五大名窑窑系特征、釉色风格、文化价值为核心,帮助孩子们构建传统陶艺认知体系。

“将粘土揉成均匀圆团,掌心施力缓慢按压出弧度,就能复刻黑陶经典的鼓腹造型;用牙签尖端沿边缘轻划,便能模拟其细腻的弦纹肌理。”陶艺课堂上,志愿者老师手持超轻粘土,演示黑陶造型与纹饰制作技巧,每一个步骤都配合详细讲解,确保孩子们清晰掌握操作要点。在志愿者的精准指导下,孩子们手中原本略显生涩的粘土创作逐渐步入正轨,一个个融合传统黑陶韵味与孩童创意的作品,在指尖慢慢成型。

此次陶艺课,孩子们于理论与实践交融中深化传统陶艺认知,培育审美与创新思维,锤炼专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借接触日照黑陶与五大名窑,文化认同与自豪感得以提升,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筑牢根基。

图为后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团队员指导小朋友用黏土捏出陶艺作品造型。李瑶供图

长卷绘童心:画笔下的梦想对话

日照街道利群社区的地面上,一幅绵长画卷铺展成色彩的海洋。支教队员与社区老师相伴左右,引领孩子们用画笔奔赴一场海底奇梦。

孩子们或趴或蹲,全神贯注于画布之上。他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童真世界,将海洋生物、星际飞船、海底城堡等天马行空的想象倾泻而出,每一笔都跳动着对大海的纯真热爱。

志愿者们既是组织者,更是贴心伙伴。他们蹲下身来,细问孩子们的构思,点拨色彩搭配,遇“技术卡壳”便拿起画笔协助。志愿者的身影与孩子们交织在一起,头碰头为画卷添彩,彩笔舞动间,一个鲜活的海洋世界悄然绽放。

当孩子们在讲台展示共同完成的画作,色彩交融处,流淌的是陪伴的暖意。这场课堂,这场趣味课堂成为青春与童真对话、知识与创意碰撞的平台,彩笔勾勒的不仅是画卷上的弯曲线条,更在孩子们心底播下了艺术的种子,静待生根发芽。

图为日照街道利群社区实践团队员与小朋友们共同完成长卷画的涂色。张逸鸿供图

趣味运动会:汗水中的成长密码

夕阳为大石小学的操场镀上金边,蝉鸣里,西湖镇大石小学首届趣味运动会拉开序幕。这场盛会不较名次,只把欢乐与协作的种子播进孩子们心间。

实践队员设计的“两人三足”赛场,藏着最动人的成长。孩子们小腿绑着布条,刚起步时总跌跌撞撞,有的差点摔倒,身旁的伙伴立刻拉紧小手,两人相视一笑,爬起来继续往前挪。一次次失误里,他们的步伐渐渐协调,小手牵得更紧,眼神里的信任也越来越浓——原来协作,就是摔倒时有人扶,迈步时同节奏。

运动会落幕时,天色已渐暗,但场边仍有几个孩子不愿离开,拉着志愿者继续练习“两人三足”。他们踩着彼此的影子,嘴里依旧喊着整齐的口号,汗水浸湿了衣衫,头发也贴在额头上,却挡不住脸上灿烂的笑容。

这场沾着泥土、晒着阳光的运动会,没有耀眼的奖杯,却把勇敢面对困难、学会团队协作、坚持不放弃的品质,悄悄刻进了孩子们的心里,成为他们这个夏天最珍贵的成长记忆。

图为西湖镇大石社区的小朋友们正在进行趣味运动会。刘宇航供图

这个夏天,南京工业大学实践团的志愿者们,用笑容传递温暖,用热情点亮课堂。他们将材料专业的奇妙思维融入支教活动,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新窗口;而孩子们的串串欢声笑语,也化作最动听的音符,与志愿者的青春奉献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一曲童心相伴、双向成长的夏日成长曲。这段支教时光,不仅是志愿者们青春里的珍贵经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未来能生根发芽,绽放出更美的光芒。


44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