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社古村的工作室中,李翠薇老师向队员们展示了深耕多年的文化保护成果。作为第七届金鸥奖“2021年非遗文化影响力人物”,她身兼中国古村落研究专业委员会创研基地副主任等职,出版《东莞印象》《南社印记》等9部著作,长期通过研学活动推动东莞非遗活态传承。
对话匠心:直面传承挑战
谈及2015年起传承“绸衣灯公”的初心,李翠薇强调源于对本土文化的责任认同。面对当前最大困难,她坦言在于“为传统技艺在快节奏社会中寻找可持续空间”。对于制作中最具挑战的步骤,她详细分享了克服工艺难题的经验。
创新破局:探索传承新径
关于传承人选拔,李翠薇表示兴趣与恒心比年龄更重要。针对数字化传承,她积极回应“打造AR技术IP”“扫描二维码讲述泥塑故事”的提议。在吸引家庭参与方面,她提出校企合作与“非遗+英语”夏令营等创新模式,探索商业化与教育融合路径。
青年担当:践行文化使命
李翠薇寄语青年学子,强调助力“绸衣灯公”发展的核心在于深度理解文化内涵,结合当代智慧进行创造性转化。队员们在对话中深受启发,承诺将用镜头记录古村风貌,用笔触书写文化故事,积极宣传南社古村“绸衣灯公”传承基地,让非遗匠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此次交流为“三下乡”实践留下宝贵财富。广东科技学院“南社古韵”突击队将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守护穿越时光的文脉薪火。

图为广东科技学院 “南社古韵”突击队与李翠薇老师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