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教育风采 > 正文 分享

“古驿新馆”实践队前往黄山馆镇调研

2025-09-02 21:53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古驿新馆”实践队带着对乡村振兴实践的探究热情,踏上了前往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黄山馆镇的调研之路。此次行程聚焦“产业振兴”与“文化赋能”两大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数据收集等方式,挖掘基层在产业培育、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实践,为高校学子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积累一手素材。

为确保调研顺利推进,实践队提前两周便与黄山馆镇相关单位对接,反复沟通时间、路线及对接人员,同步搜集当地产业数据、文化史料等资料。队员按“产业振兴”“文化赋能”分为两组,分头设计采访提纲与流程,经多轮讨论修改后确认;同时结合调研主题制作调查问卷,为实地走访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做好充分准备。

首站探访生态牧场 聚焦产业振兴实效

实践队抵达格润富德生态牧场。在牧场科普馆,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被现代化养殖体系深深吸引。大家详细记录了牧场的创新运行模式,并亲身体验了牧场设施。队员们还主动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牧场集养殖与观光为一体。

图为牧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赵梦涵 供图

实践队员们重点与前来参观的游客交流。游客们提及,在牧场既能看数字化养殖展示,也能体验奶制品加工,这种“养殖+观光+消费”的链条很有特色。“听说不少村民在这儿上班,周边路也修得好,来玩时看到村里新房多了,这产业真是带活了一片啊。”游客的话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观光牧场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更以产业活力带动乡村变化,印证了龙头企业在振兴中的带动作用。

再访馆前后徐村 挖掘文化赋能经验

实践队第二站来到馆前后徐村,探寻文化振兴路径。队员们先走访了几位老村民,听他们讲述徐镜心烈士的革命故事,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细节让历史变得鲜活。队员们在走访中留意到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便特意来到徐镜心故居,主动与门卫大爷攀谈起来。大爷一句“环境好了!人多了!”的感慨,让队员们听后印象格外深刻。随后,大家在周边仔细察看,留意到整洁的道路、生动的红色主题壁画与古树搭配得十分协调。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委会人员交流。赵梦涵 供图

队员们还参观了徐镜心故居,通过馆内的历史展板、复原场景、泛黄的书信手稿及复原书房的油灯等,近距离感悟胶东英烈的崇高精神。期间,队员们与参观的游客进行了交流,游客表示 “每次来都被烈士事迹打动,这是最生动的红色教材”。这让队员们了解到徐镜心故居对传承英烈精神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在徐镜心故居聆听革命故事。赵梦涵 供图

在馆前后徐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员和基层工作人员深谈,详细了解到村里以红色基因为起点,推进了道路重修、旧屋翻新、垃圾分类等提升工程。之后,队员们走到文化广场的农产品展销区,实地了解农产品销售路径,继续与工作人员交流情况。

图为实践队员在馆前后徐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基层干部交流。高慧媛 供图

经过一天的实地考察,“古驿新馆”实践队的足迹遍布黄山馆镇:从生态牧场中感受科技兴农脉动,到革命故居里聆听红色故事,再到党群服务中心与基层工作者深入座谈。

此次龙口之行,为实践队上了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古驿新馆”实践队把调研素材剪辑成短视频发布,梳理成问卷报告和系列推文,投给学院公众号和相关网站,让这里的发展经验被更多人知晓。队员们更坚定了信念:要持续深耕乡村振兴沃土,以所学所长回应乡村需求,让青春在服务乡村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芒。


2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