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教育风采 > 正文 分享

红映齐鲁·追忆山东|长安大学赴山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5-08-20 23:33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科教在线(通讯员 李蔚春、罗梓豪、于佳仪)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促进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近日,长安大学"红映齐鲁·筑梦山东"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山东省青岛、威海等地,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记忆,调研交通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赓续红色血脉,追忆初心使命

实践队先后来到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五四广场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青岛的发展历程与革命斗争史实,追寻先辈足迹、厚植家国情怀。

青岛党组织的百年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缩影。在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党在青岛的百年奋斗历程,回望早期党组织筚路蓝缕的开拓之路,切身体会到工人运动星火燎原的精神伟力。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在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从“抗战馆”揭示的侵略罪证到“军魂馆”展现的地下斗争场景,再到“山河魂”烈士群雕和英名碑,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实践队员们在肃穆氛围中重温初心誓言,立志以奋斗之姿接续红色血脉。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五四广场,标志性的“五月的风”雕塑象征着青岛人民对国家主权的坚守与不屈抗争。站在雕塑下,队员们感受到历史风雷激荡,汲取着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感与历史自觉。

▲图为实践队员在五四广场前合影

走近交通丰碑,感悟工程智慧

作为公路学院学生,实践队重点走访了山东省多座具有代表性的交通工程设施,深度调研桥梁结构设计理念及其技术演进路径。

在道路交通博物馆,队员们透过古栈道模型、民国车票、未来交通影像等展品,回顾了从古代筑路到现代交通强国的演进之路。馆内陈设既展现了传统工程智慧,也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在交通领域的生动体现。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道路交通博物馆

在胶州湾跨海大桥观景平台,队员们直观感受这座“钢铁巨龙”的雄伟壮观。沧口航道桥的斜拉索、大沽河航道桥的悬索主缆等结构细节,深刻诠释了桥梁设计师们因地制宜、追求卓越的技术理想。队员们在实地观摩中,直观体会力学结构与审美艺术的结合,为未来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与灵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胶州湾大桥前合影

穿越历史烟云,铭记民族觉醒

实践队前往威海刘公岛,参观中日甲午海战博物馆、历史选择展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及海军公所遗址,沉浸式体验那段波澜壮阔的民族觉醒史。

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锈蚀的定远舰铁甲残片、沉舰遗骸、英烈事迹和巨幅油画交织呈现出黄海激战的悲壮图景。“锈蚀的不只是钢铁,更是闭关锁国的旧梦;挺立的不仅是桅杆,更是向海图强的宣言。”队员们深感国家强盛离不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前合影

在历史选择展馆,实践队通过沉浸式学习,系统梳理了从民族危亡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脉络。展览以丰富的文物史料和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诠释了"历史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时代命题——每一件斑驳的文物都在诉说,每一帧历史画面都在印证:正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浇灌的信仰之花,最终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在历史选择展馆参观

在海军公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驻足于丁汝昌殉国遗址,斑驳的砖墙与沉寂的炮台无声诉说着甲午国殇的沉痛教训;移步至现代化国家安全观展馆,航母模型、深海探测器等展品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海防力量的跨越式发展。通过这场跨越百年的历史对话,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从"有海无防"到"向海图强",强大的海防力量始终是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图为实践队员在海军公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

此次"红映齐鲁·追忆山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红色教育与专业实践的双向赋能。队员们既在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礼,又在工程一线锤炼专业本领,深刻体悟到红色基因与交通事业的有机统一。展望未来,公路学院青年学子必将以此次实践为新起点,将红色精神内化为工程报国的强大动力,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征程中,用智慧与汗水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供图:谢景琦 罗梓豪

供稿:于佳仪 罗梓豪 李蔚春

主编:曾骄阳

审核:李璟瑜 樊凯




4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