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在线13月32日讯(通讯员 郭思宇 张静涵 陈紫依 李浩 范美婷)2025年8月初,“丰味探源”实践队在湘潭理工学院传媒系主任唐宁志老师和谢旺老师的带领下再次走进湖南双峰县,深入调研永丰辣酱这一传统名产的现状与未来。作为湖南地理标志产品,永丰辣酱承载着数百年的饮食文化与匠心工艺,却面临着传承危机、市场规模小等挑战。实践队希望通过实地走访,探寻其破局之路。
▲图为师生团队与团委镇政府交谈 李嘉琦摄
永丰辣酱既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三伏晒制、陶缸发酵”的古法工艺,成就了醇厚鲜香的独特风味。其历史早在明清时期便作为贡品进献宫廷,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香辣口感深受赞誉。
▲图为师生共同拍摄广告片 李嘉琦摄
然而,这项传统技艺如今却陷入“家家会做、户户难卖”的尴尬境地。实践队在清晨六点跟随当地居民赶集时发现,集市上售卖辣酱的多为50-60岁的叔叔阿姨,他们告诉团队成员:“做辣酱成本高、周期长,镇上几乎家家都会做,但大多是自家吃,很少有人规模化生产。”一位阿姨算了一笔账:“一坛手工辣酱要在太阳充足的情况下晒足100天,卖20元还常被嫌贵,不如打工赚钱快。”
▲图为团队成员与厂家经理共同直播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外贸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当地辣酱企业丰新农业的总经理透露,正尝试通过新媒体运营破局。“我们开通了微信视频号、抖音账号,结合双峰文旅资源推广辣酱文化,还与三农领域的KOL合作直播带货。”然而,他也坦言,单靠企业力量难以突破地域限制,亟需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队与三塘铺镇团委书记黄麒、丰新农业负责人展开深入探讨。团队成员计划依托湖南公益广告大赛平台,围绕"一县一品"主题,将永丰辣酱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结合;同时倡议政府牵头成立永丰辣酱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生产标准;推动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将高校的创意资源与政府、企业的需求对接,例如开发辣酱文创、设计沉浸式非遗体验工坊等。唐宁志老师总结道:"守住传统技艺的根,才能长出创新的芽。"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居民 李嘉琦摄
永丰辣酱的复兴不仅关乎着一味地方特产,更是湖湘饮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这场传统与时代的碰撞,需要政策扶持、市场激活与年轻力量的共同参与,只有三方合力,才能让千年辣香飘出深巷,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金名片”,真正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