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教育风采 > 正文 分享

以竹为媒,共筑未来 ——广东农工商职业学院“粤美坑口”青年突击队活动纪实

2025-07-29 12:18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科教在线7月22日讯(通讯员 谢翠玲、黄飞燕、李小萱) 2025年7月22日,广东农工商职业学院“粤美坑口”青年突击队,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驻广宁县“双百行动”服务队副队长刘梁炜和李春霞、赖国鸿老师的引领下,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广宁县第六小学,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竹编文化探索之旅。

图为“粤美坑口”青年突击队走广宁县第六小学竹编艺术,文化瑰宝

广宁县,作为中国竹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底蕴深厚的竹编文化。为守护这份文化瑰宝,粤美坑口青年突击队专程走进广宁县第六小学竹编艺术工作室,以青年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传播活力。

图为广宁县第六小学竹编艺术工作室竹编展品

本次活动以“探寻竹编文化”为核心主题,旨在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亲手参与竹编创作,引导队员深度挖掘并传承这一传统手工艺,让大家近距离感受竹编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实际行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弘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竹编文化内涵与价值的理解。

图为广宁县第六小学李伟东老师讲解竹编文化

广宁竹编不仅诠释了 “天人共生”的生态智慧,也凝练了广宁人勤劳坚韧的精神品格,让老一辈的生活智慧通过一件件竹制品,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竹编技艺,研习传承

活动期间,第六小学竹编艺术工作坊负责人李伟东老师带领队员参观学校竹编展览区,为大家讲解竹编的历史、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竹编制品融合了绘画、雕刻、编织等多种艺术形式,使朴素竹材蜕变为兼具观赏性的艺术品,令队员们叹为观止。同时,队员们了解到,竹编制作为该校的一门课程,传承竹编技艺已成为学生们的共识,这种理念也激励了队员们对这一传统技艺的宣传热情。

随后,李伟东老师热情邀请队员们亲自动手体验。在李老师的细心指导下,一只只竹编青蛙在指尖逐渐显得灵动起来。通过亲身体验,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一件竹编“艺术品”的诞生绝非易事——竹材的长短、软硬、粗细都会直接影响成品的质感,更需要精湛的手艺和长期的熟练度作为支撑。这场实践活动不仅使队员们和老师们掌握了竹编的基础技巧,更激发了他们持续学习、传承这项传统技艺的热情。这充分表明,通过此类活动,非遗文化将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与发扬,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图为李伟东老师悉心指导现场竹编工艺制作

匠心守艺,代代相传

此次广宁第六小学的竹编文化探寻之旅,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近距离触摸,更是一场青年力量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粤美坑口青年突击队用镜头记录竹编的千年脉络,用双手编织古今交融的文化纽带,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广宁竹编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

青年队员与师生们拾起的不仅是编织技巧,更是对 “匠心守艺” 精神的深刻体悟:广宁竹编所承载的,既是 “削竹为丝、经纬交织” 的生活智慧,也是 “天人共生、代代相传” 的文化密码。而年轻一代对竹编的好奇与热爱,恰恰印证了非遗传承的核心 —— 不是将传统封存于博物馆,而是让其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新的生长点。


33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