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

当前位置:科教在线 > 教育风采 > 正文 分享

峨眉探武韵,非遗薪火传

2025-07-24 23:38 来源:科教在线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2025年7月11日下午,由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宁老师带队的“汇爱行金顶,医心兴绿野”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历史悠久的峨眉武术学校,成功开展了“探寻峨眉武韵,传承非遗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川北医学院委员会与共青团峨眉山市委联合主办,旨在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非遗传承一线,通过与传承人对话、亲身体验及互动教学,深度挖掘峨眉武术文化精髓,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同时为当地青少年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深度对话:聆听拳脚间的历史回响与文化哲思

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对峨眉武术传承人老师傅的深度访谈。面对大学生志愿者和武术学校小弟子们热切的目光,老师傅侃侃而谈。“峨眉武术绝非简单的拳脚招式,”他抚须含笑,目光深邃,“它承载着千百年来巴蜀大地的智慧与精神,是融汇了儒释道精髓、讲究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生命哲学与处世之道。其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血脉的延续。”

▲图为志愿者与老师傅深度访谈

访谈在一株苍劲的古树下进行,浓荫匝地,平添几分沉静与禅意。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坐于老师傅身旁,凝神谛听,就武术的历史流变、心法要诀及当代传承的挑战提出深入的问题。老师傅的讲述如松涛阵阵,引人入胜,他不仅阐释招式的精妙,更着重剖析蕴含其中的武德修养与人生智慧。

沉浸体验:童心武韵交织,点燃传承星火

展示环节拉开帷幕,武术学校的小学员们精神抖擞地列队于场地中央的舞台之上。在老师傅沉稳的口令指引下,他们如初升之阳,于方寸之地亮出扎实的根基。虽身形尚显稚嫩,但一招一式却凝神聚气,法度俨然。冲拳迅捷带风,踢腿干净利落, 稚气未脱的面庞上写满超越年龄的专注与坚毅。尤为精彩的是数名小学员协同演练一套入门套路:步随身换,眼随手动,动作整齐划一,呼喝声清越有力, 那份专注与初绽的锋芒,在台面上汇聚成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赢得在场师生由衷的赞叹与热烈掌声。一位束着红腰带的小学员演练完毕,收势站稳,胸膛起伏间眼神晶亮,小小身躯在台面上展现的力量与自信,正是古老武艺薪火相传的生动注脚。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练习

展示的余韵未消,活动旋即进入最具互动性的环节——共同习练。在老师傅的亲身示范下,大学生志愿者们欣然踏上舞台(或台面),与身旁的小学员们并肩而立,共同沉浸于武学基础动作的学习中。这一刻,台面之上,年龄与身份的差异在专注的习练中悄然弥合。志愿者们神情投入,一丝不苟地模仿着老师傅的拧腰、送肩、探臂,细心体会着劲力的起承转合与身体的协调韵律。 台面之上,高大的身影与灵巧的身影交织互动,在有限的方寸之地默契配合,形成了一道寓意深远的传承风景线。

▲图为老师傅为志愿者调整姿势

此次“探寻峨眉武韵”三下乡之旅,对15名青年志愿者而言,远非一次简单的文化参访。在峨眉武术学校,他们亲历了老师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那拳脚间流淌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沉甸甸的文化责任;目睹了小学员们一招一式中的专注与热情,那是非遗未来最鲜活的希望。访谈中的每一句箴言,习练时的每一滴汗水,互动中的每一次会心微笑,都深刻烙印在队员们心中,化为对传统文化生命力最真切的体认。


4 赞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