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服务中心的门口有几个来自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他们穿着红马甲、站在门口坚守岗位,为来社区寻求疑问的老人们提供服务。他们的行为展示了本次“阳光青年”社会实践团队进入社区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老年人的感受放在首位,积极探索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问题和需求,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保障独居老人的安全,追寻养老服务新形式,构建社会化、家庭式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细致的居住环境。
一.生活照料,让老人“称心”
志愿者们一到院里,进行简单分工后,就开始打扫卫生,有的擦玻璃;有的帮忙整理老人房间;有的清扫地面垃圾、灰尘;有的拖地等等,一会儿功夫就把院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们看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都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也许他们不知道来打扫的青年们叫什么名字,但是他们记住了那一抹红色的身影和温暖的笑容。志愿者们也纷纷表示以后会多多参加此类活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老年人,为老年人送去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二.心理抚慰,让老人“舒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人手必备的产品。然而,很多老年人跟不上信息更新的步伐,在面对智能手机时却“犯了难”。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志愿者面对面地耐心指导老人关于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面对老人们提出的问题,志愿者们也都一一解答,用老人听得懂的话语去讲解、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在教授了手机基本操作后,志愿者们还帮社区做扫黑除恶的宣传,现在社会上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成员们向老人们介绍非法集资的危害,告诉老人们远离非法集资,防范金融诈骗,还告诉老人们如何辨别诈骗手段,维护老人们的合法权益。
团队成员耐心地与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进行了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和精神状态。通过细致入微地对话,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老人们的需求和心情。值得重视的是,在他们耐心倾听,关切地回应每位老人的话语时了解到,互联网养老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平时可以通过看电视等电子设备娱乐外,还能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交流,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三.文体娱乐,让老人“开心”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社区为老年人开展了一系列的娱乐活动,“阳光青年”实践团队成员,同老人一起唱歌、做手工、为正在用心排练节目的老人们放声喝彩,这些娱乐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又增加了老人们之间的交流,在全区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和志愿服务、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通过这些娱乐活动,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与幸福。
四、开展调研,让老人“安心”
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团队成员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便利老年人生活。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面向老人与子女,从不同角度出发,展开调研。集中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将分散到家乡社区,继续调研,走访多个社区,收集各省市数据材料,力求发现老人社区养老困境,帮助解决困难。
志愿于心,服务于行。“阳光青年”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用青年人的绵薄之力,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帮助他们满足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