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 “大家知道非遗是什么意思吗?”“小朋友们有去了解参观过常州哪些知名的非遗景点?”“我知道!常州有留青竹刻!”龙泉印泥!我的爷爷带我参观过!”“还有常州的剪纸!”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来自常州荷花池街道荷花池社区的孩子们踊跃地和大学生志愿者互动,对常州非遗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江苏理工学院文旅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举行的“妙剪生花,‘纸’为传承”暑期夏令营活动中。这个暑假,江苏理工学院“妙剪生花,‘纸’为传承”非遗暑期夏令营在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社区火热开展,为社区儿童打造了兼具传统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学的暑期生活。
据悉,本期夏令营和荷花池社区合作,实践团队以剪纸教学为点,以宣讲非遗文化为面,以点及面,让孩子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实践团队由非遗文化总体介绍引入,分别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定义、内涵与特征,并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了非遗文化寓神于形的表现形式,小朋友们也主动分享自己之前与非遗邂逅的经历。立足常州,宣讲同学向孩子们介绍了常州特色非遗之一的梳篦,科普了梳篦的发展历史、活化传承、制作工艺等知识。
一把剪刀,两张红纸,构成了孩子们的欢乐世界。在此次夏令营中,团队成员与荷花池社区的孩子们其乐融融,剪纸艺术也以其独特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了每个孩子。“谢谢哥哥姐姐们教会我剪纸,最后剪出来的八角莲花特别好看!回去之后,我也会用哥哥姐姐们送的工具材料继续练习,再教给其他小朋友们!”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吴泽宇小朋友说道。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非遗文化艺术的熏陶,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文旅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将结合专业优势,以传承非遗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研究设计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实践课程,通过开展中华优秀非遗文化进社区的活动,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力让多彩“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通讯员 商柯宇、张赟、朱杰、顾静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