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维修乱象频频,急需整改收费标准
镇海中学南浔分校 陈歆阳
近年来,伴随城市年轻独居人口不断增长和各类互联网家政服务平台的出现,不少人在遇到马桶堵塞、房屋漏水、家电家居需要维修等情况时,会优先考虑通过一些互联网服务平台联系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然而双减背景下互联网家政服务平台缺少相应标准及监管;维修人员与市场主体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消费者也缺乏获取相关信息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当碰到不专业、不诚信的机构,消费者往往落得吃亏上当。该类事件,消费者被骗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
一、小病大修,无病乱修。2022年,某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上门维修“被坑”的经历,众多网友发出共鸣。在该博主分享的维修马桶视频中,维修师傅只用高压枪10秒疏通马桶便要价700元;还有师傅“大气”地将128元一斤的疏通剂倒了近五斤……在黑猫消费者投诉平台上,2022年关于管道疏通及防水补漏类的相关投诉达5000余条。从中反映出的是一些家政维修“黑心户”乱修有方,常常只是某一个部件出了点故障,只要微调就能解决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是专业人士,对产品性能和各零部件功能不熟悉,于是维修人员经过一通诊断之后,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无中生有,让不懂内情者不得不听命,最后便是小病大修,无病乱修。
二、收费混乱,漫天要价。山东青岛居民罗蓉家的洗衣机出现漏水现象。由于着急使用,罗蓉便在某家政App上挑选了一个评分较高的维修公司下单。维修人员上门后先打开洗衣机上面的盖板,用检测仪查看通电情况后给出了报价:技术维修服务费200元、保修费50元、配件费126元、检测费30元、上门费60元,合计466元。这里便出现了一些五花八门的费用名,还有材料费、开机费等等,无论产品有无质量问题,或者能否修理,上门均要收取相关费用。
三、现场报价就是“坑”。2022年11月21日、24日,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接连报道多名网友通过网络平台找人打胶补漏、金饰回收、家居搬迁及疏通下水管道时,被“套路”付出冤枉钱的遭遇(点击查看相关报道),引发网上共鸣与热议。网友“小月亮”:之前马桶堵了,在58同城上找人修,结果花了5000多元,说是用了六七瓶疏通剂,还用了加压打气,就这样稀里糊涂付了钱;网友“琴深深”:卫生间漏水,花了4800元没修好,太坑了;网友“霜沐林”:上个月墙体渗漏,网上找人打胶补漏,最后竟要7500元。通过美团App搜索“管道疏通”后看到,网友联系上门的商家位列第三。这些商家挂出了很多团购套餐,价格从10元到200元不等,其中多数团购套餐对于疏通价格都未明确,且都会加上一句“以师傅现场报价为准”,现场报价就导致了漫天要价的现象,自我保护意识弱的消费者往往就会上当。
四、故报低价,引诱消费。在黑猫投诉平台,以“58同城疏通”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截至2022年11月20日,共出现结果289条,多是指责家政维修的第三方平台“故报低价、引诱消费”等。很多三方平台故意在线上设置很低的维修费用,这时候一些追求便宜的消费者往往就会掉入这些平台设置的陷阱,后经师傅上门维修后,师傅便会以他是专业人士,举出一堆消费者不明白的理由以此进行重新报价,而且往往都是“天价”。
因此,基层建议:首先是对于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或家具等时,做到货比三家,挑选质量好且后续质保完善的店家,这样可避免一些损坏;第二,如确需请家政上门维修,在能力范围内需提前了解损坏情况以及大概的维修费用,在家政进行维修前,需明确价格,若发生纠纷,消费者需要保存证据,进行录音或用其他方式进行留痕,情况紧急可报警处理。其次是对于有关管理部门,家政服务平台上维修公司资质良莠不齐、入驻门槛低,维修平台和行业市场存在监管盲区等因素,也为各类维修乱象滋生提供了土壤。可以指定维修费用的标准,并要求家政维修人员取得一定的维修证后才能进行维修工作,提高该行业的正规性。家政维修App平台需要对业务、零部件等进行明码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