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雨飘摇,看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承载了许多。曾记否,南湖红船上的革命火种,照亮了沉沉黑夜。曾记否,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铸就民族复兴的伟大业绩。
红色启蒙——知党
我的妈妈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共产党员。她总用知识与爱,点亮我心中求知的灯火。我从小便通过妈妈了解了各种关于党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故事。
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顺利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在嘉兴南湖游船上,中共一大代表通过了党纲、决议和工作计划,选举组成中央局,正式宣告党的诞生。
就这样,我因红船建党的故事对国家,对党有了个懵懵懂懂的概念:“国家和党大概是很重要的东西。”即使那般年幼,一颗红色的种子却也在我心中悄悄萌芽。
百年红船,岁月流金;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中国共产党在风云激荡中建党,一艘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
红色教育——学党
我的学习生涯中,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课堂上,历史书上,老师带领我们翻开历史长河的时空卷轴,重拾那份历久弥新的往昔。
1949年10月1日,风轻云淡,晴空万里。平日天安门楼前早已车水马龙。然而,这一天,聚集在天安门前的人们却井然有序,庄严静默。他们眼中兴奋的光芒预示着一个历史性的瞬间将要到来。忽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一个洪亮的声音,通过扩音器的放大,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瞬间,整个广场被欢呼声所淹没。
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一个世纪的徘徊,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齐聚天安门,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红旗飘扬,礼炮齐鸣。这一刻,被永久铭记。
厚厚的历史书,承载了党两年长征的奋斗史;也经历了左倾错误,对真理认识错误的挫折史;更记载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成长史。
红色记忆——敬党
2020年春节,一个理应全家团圆的日子,却打响了一场看不见销烟的战役。
一月二十三日,年三十前夕,武汉宣布“封城”,全民抗疫正式开始。在中央的号召下,31个省,360多支国家级医疗队,42000多人次的医护人员奔赴湖北,为中国人民筑起血肉长城。
在许多重要会议中,党都时刻强调要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有是医生的党员都要勇赴一线”这个看似无情的命令背后,却承载了党的责任,党的使命,党的决心。
因为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和口罩,许多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脸上布满勒痕,写满疲惫,但当他们露出微笑时,我们知道,疫情从未战胜希望。从只能通过声音、眼神认出彼此的医护夫妻,到忘我工作、每天只睡3个小时的李兰娟院士;从来自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护小分队,到“疫情面前誓死不退”的人民解放军,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仁者爱人,用青春书写着视死如归,用心血演绎着大爱无疆。
在疫情面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卓越的党员精神闪耀在每一位抗击疫情的党员身上,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他们,用行动谱写了一曲“青山一道同云雨”的赞歌,用精神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含义,用勇气扛起了民族的大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勇气,久久不能忘怀。
回首历史,风雨飘摇,砥砺前行。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亿万万中国人民迈向幸福的终点。
放眼今朝,千百年来的奋斗终于变成了我们触目可及的美好。我们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和谐美丽的祖国而不懈奋斗。
展望未来,中国定会坚定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定能以创新、团结、奋斗和梦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跟着共产党走,中国定将越来越富强安宁、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