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广东省正积极实施“百千万工程”,力求在非遗文化高质量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广东科技学院“舞动英魂”突击队赴揭阳普宁南山英歌传承基地,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进行了专访。此次采访旨在深入了解英歌舞的魅力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情况。
人物简介
陈来发,1957年出生于广东普宁,自18岁起便开始学习英歌舞,次年即担任英歌队头槌,1990年起任英歌队教练,成为普宁英歌第六代传人。他的表演风格灵活威武,动作迅猛,代表作品有《英歌雄风》《南山英歌》等。
谈坚守:传承之心恒如初,岁月流转显真章
“舞动英魂”突击队:我们在网上了解到了很多您在英歌舞上的成就,可以分享您能够始终坚持英歌舞传承的动力是什么吗?
陈来发先生:我从18岁起就开始练习英歌舞,到现在也已经有五十多年了。英歌舞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执着,搞那么多年英歌舞,也是为了能够传承好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保护好它,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英歌舞的精神就是团结、拼搏、勇往直前,这些早就融入了每一个英歌舞人的血液中,我也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英歌舞,感受它的魅力,共同传承与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舞动英魂”突击队与陈来发先生的访谈 叶建阳摄)
谈挑战:以舞为剑破困境,以鼓为号聚英魂
“舞动英魂”突击队:英歌舞在近年来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英歌舞宣传也成为百千万工程的热门项目,您认为目前宣传英歌舞还面临着哪些困难?
陈来发先生:做任何事情都是会有困难的。英歌舞的传承其实最需要的就是“人”。1990前后,因为市场经济的原因,很多的年轻人都出去外面闯荡,不愿意去学习英歌舞,南山英歌队规模逐渐减小。
英歌基地自建成以来都是免费向大家提供场地和教学的,我们欢迎英歌舞爱好者的到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英歌舞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图为陈来发先生训练青年舞英歌叶建阳摄)
谈重要性:千年古韵因坚持而传,万里凭毅力以杨
“舞动英魂”突击队:五十余载的岁月里,您始终致力于英歌舞的传承。您认为在这一文化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来发先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和热爱”。
英歌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一直到现在,这个传统留下来,我们就要把它传承好。我们不是专业的队伍,都是靠我们自身喜欢英歌,自己的热爱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在传承英歌舞这条道路上充满了挑战,英歌舞训练的艰辛和不易让许多年轻人止步。
我们看到的表演,是英歌舞表演者在台下一次又一次的辛苦训练的成果。正是这种情况,“坚持”在传承英歌舞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百千万工程大力宣传推广英歌舞,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英歌舞,爱上英歌舞,将英歌舞的精髓传承下去。我也会一直坚持在英歌舞传承的道路上,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好好的传承给下一代年轻人。
谈新篇章:青春热血燃英歌,年轻力量续辉煌
“舞动英魂”突击队:最后能请您为我们本次三下乡致一段寄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非遗宣传的活动中吗?
陈来发先生:近年来英歌舞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大学的队伍过来宣传拍摄。这是一件好事,我非常开心能够看到这种现象,欢迎大家来到普宁,也希望大家能通过“百千万工程”非遗文化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英歌舞,让英歌舞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