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贯彻康平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贯通培养体系,5月10日,潘戈数学名师工作室教师来我校进行交流。
潘戈、张大海老师分别为我校高一、高二创新人才班学生上了一节深刻的数学课。课堂上,二位老师都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数学的奥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中,教师经验交流分享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拓宽视野:教师间的交流能让大家了解到更多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潜力表现,丰富对拔尖创新人才特质的认识,从而更敏锐地察觉。
2. 经验借鉴:通过分享各自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到的可能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案例,互相启发,有助于更早地识别出那些有潜力的学生。
3.优化方法:教师们交流各自的培养策略和成功经验,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优化培养的方式方法。
4.资源共享:分享关于各类培养资源的信息,如竞赛、科研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发展途径。
5.协同合作: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培养环境,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6.个性化指导:交流中能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7.激发动力:这种交流氛围也能激发教师自身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更加投入地去开展工作。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传统思维,不仅仅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积极地去思考、去发现。对于高中生而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意味着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探索机会。
康平高中党委书记、项目组组长耿佳平表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天赋和潜力,作为老师要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培养计划。
康平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项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的意义深远而重大。通过开展师资共建、资源共享、课堂实施系列活动,最终构建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