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科普先行
科技创新,少年先行
第二小学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在开足开齐开好科学类课程的同时积极推进科学与技术类校本课程的建设。为进一步贯彻“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5月15日,第二小学开展了涞水县第二小学第一届科技节。
本次科技节以“科技点亮未来 创新放飞梦想”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创新科技梦,同时展现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
王大忠校长为科技节致开幕词,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激发内心的科技激情,点燃内心的科技梦想,以创新精神驱动未来,以更好的状态规划自己的梦想、实践自己的梦想。随后,科技节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
科技知识课
本次科技节第二小学科学组的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四堂生动的科技知识课,全程直播,全校三千四百余名学生同时在线观看。
《逐梦苍穹——中国航天成就》 李培
说起中国航天,就会令人骄傲、自豪。那我国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航天事业,中国航天有什么作用呢?
李培老师的《逐梦苍穹——中国航天成就》科技知识课详细介绍了中国航天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月球探测等方面的成就。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在生活、农业、交通、军事、地质灾害预防等领域的应用。
在讲授过程中,邀请学生上台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过程,通过六个天宫课堂实验和地面实验的对比,从而观察到明显区别的实验现象,明白了空间站处于微重力环境。
这种形象的讲授,学生了解了空间站建设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神舟十八号升空、嫦娥六号发射等热点新闻以及多种途径了解中国航天方面的科学家的讲解,使学生在认识中国航天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明白了学习的途径不仅来自书本,也可以来自生活、身边和新闻等。
《食品营养 健康饮食》 赵莘莘
《食品营养 健康饮食》科技知识课主要从食物中所含的六大类营养入手,让学生了解六大类营养对人体的作用、生活中的哪些食物中含有这六大类营养物质。从而可以使学生的饮食更合理。赵莘莘老师开展学生上台自主搭配早餐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搭配适合本年龄段的一日三餐。
除了健康的食物外,还科普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损健康的饮食,通过直观的展示,现场按照饮料配料表进行勾兑饮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大部分饮料的勾兑过程,了解到饮料的害处,明白水才是对于人体最好的饮料。
通过本次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通过饮食来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
《怎样学好科学》 杨军
怎样学好科学?杨军老师从为什么要学科学、科学学什么、怎样学好科学三个方面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知识课。
通过观看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频,学生感受到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北斗导航系统等等科技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彰显了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科技强则国强,我们的祖国要继续向前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需要更加先进的科技支撑,就需要大批的科技工作者,所以学好科学首先就是祖国的需要,从小学就要学好科学课,作为学生也是责无旁贷的。
杨军老师通过展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科学书,要善于用科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究,就会增长很多的科学知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贾迪
贾迪老师带来的科学知识课从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中写到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引入。
贾迪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仙人掌、香蕉、银杏、松树、白杨树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又从迁徙、冬眠、伪装、社会行为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动物适应环境的一些例子。
通过本次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而复杂的,它们既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又要利用环境的资源和条件。这种关系体现了动植物的智慧和能力,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奥妙和多样。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要与动植物和谐共处,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科技节的室外主场根据活动主题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科技作品展览区、科技活动体验区、科技竞赛展示区和科学实验互动区。全校六个年级错峰游园,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参与科学互动。
室外主场被学生的科学幻画作品围绕,学校从全校数千幅作品中挑选出200余幅作品进行展览。
学生们时而驻足观看,感叹画笔的精妙,时而沉浸在自己的作品榜上有名的兴奋中。
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小讲解员们引导同学们在观察、比较、操作和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体验活动中保护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鼓励和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科技作品展览区
为了给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科技作品展览区所展示的作品全部都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制作的,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展示平台。
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了各种科技小制作和模型。有自制水火箭、人工鸟巢模型、自制肺模型、自制地球仪模型、能量转换装置、自制日晷、自制照相机等十几种类型。这些作品虽然简单,却凝聚了学生们的智慧和汗水,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孩子们兴奋地观看着一个个科技作品,遇到有趣的制作也会禁不住用手摸一摸,并且操作一番。
看!从学生们闪闪发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科技类作品的喜爱。
通过参观科技作品展示区,激发了学生们的科学探索精神,点亮了他们对科学的无限憧憬。
科技活动体验区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因此科技活动体验区以色彩世界为主题,为学生们设置了多个实验体验活动。利用三棱镜认识光的色散原理;了解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遇到碱性物质变绿的性质;亲自动手制作多色果冻;维生素C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亚甲基蓝的氧化还原实验和探究毛细现象等。同学们体验了探究过程,发展了探究能力。
科技竞赛展示区
科技竞赛展示区包括超级轨迹赛,无人机编程挑战赛,创意编程三个项目。
科技竞赛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兴趣,通过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协作精神。
竞赛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有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前规划自己的学业。
科学实验互动区
科技作品互动区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堂。
他们亲自参与制作手动控制红绿灯,智能化控制的红绿灯。小讲解员耐心讲解智能化红绿灯的制作过程。
水火箭吸引了众多的同学,他们等待水火箭的升空。嗖地一声,水火箭冲天而上!同学们在操场上追逐仰望。
马德堡半球实验互动,点燃了孩子探究的热情,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拔河比赛后,孩子坐在操场上问老师为什么拔不开啊?这是大气压力的作用,我们把里面的空气抽干,外面的气压大于里面的气压,会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所以我们拉不开。
空气炮也吸引了学生们的驻足,纷纷参与互动,学生在一声声惊叹中感知科学的力量。
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在体验中创新思维,在互动环节中,真正的做到了学科学、玩科学、用科学。
校园有了科技,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文明底蕴;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灵动的生命。相信这场盛大的“科技盛宴”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科学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也将进一步探索、完善科学与科技校本课程,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与活动中探索实践,将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将科学潜能尽情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