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兴华初中以“三全育人”为根本遵循,推动构建党支部领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同向同行的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是全员育人,人人育人。学校聚焦思政育人与学科教学协同一致。道德与法治教师担任专职思政课教师,各学科教师全程参与。历史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讲述历史事件,发表观点评论,各抒己见,巧妙引导,感悟共产党人博大情怀;地理课堂上,结合地理位置,探究时政热点,体会大国担当;化学课堂上,结合燃料的利用与开发,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联系,厚植爱国情怀。聚焦党建引领与教师队伍建设协同一致。贯彻落实“机制赋能、领军人才、双师提升、创新团队、借智发展”计划,引导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注重党建活动引领,培养青年党员教师,重视青年团员思想建设。培植学校党组织先进典型,树立党员先锋模范教师和道德楷模教师标杆。聚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网络,增强育人意识,落实育人责任,建立教育主体协同机制,实现全员育人。
二是全程育人,时时育人。学校强化育人过程协同,构建课程、管理、服务等教育过程协同机制,关注初中生的成长全过程,并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过程育人。抓好初一学生“适应”教育,开展迎新活动、军训等活动,思政手抄报比赛、演讲竞赛等主题活动。鼓励初二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兴趣特长、参加比赛竞技等活动。帮助初三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实现从入学到毕业、从课堂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实现立体、全过程、连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是全位育人,事事育人。学校通过课堂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对学生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人格,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课堂主阵地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增强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深入挖掘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等课程资源,形成各个学科协同效应,同向发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开展考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发现生命的美好”主题班会、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以“健康心态,多彩人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建立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加强劳动实践,促进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增强爱国情怀。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供稿: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