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残疾预防,比起残疾以后再康复,社会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残疾预防工作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预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群体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在厦门市残联的领导下,新学期第一天,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首次走进校园,联合思明第二实验小学在开学第一课开讲“生命教育”。希望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种下珍爱生命的种子,护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023年8月25日是第七个“全国残疾预防日”,结合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8月31日上午,以“预防残疾 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思明第二实验小学拉开序幕。
活动变“说教式宣传”为“互动式体验”,旨在增强学生“残疾预防 从我做起”的防护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营造浓厚的开学氛围,为新学期创造良好开端。活动在线上同步直播,希望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共同拥抱健康生活。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办、思明第二实验学校承办,海峡导报社协办。
讲座:学会情绪管理 做阳光小学生
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思明二实小的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启。学生们表演的开场啦啦操活力四射,展现着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情绪并没有对错之分”“宣泄情绪的原则是不能伤害自己和别人”……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萍妹老师带来的微讲座,以《接纳情绪,做阳光少年——青少年如何提升抗挫力》为题,娓娓道来,循序渐进为五年级的小学生讲解了关于情绪的科普知识和情绪调控小妙招。
微讲座过程中,小朋友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认真思考,学习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初步学会了如何悦纳自己。
互动:体验残疾人的不易 塑造健康人格
蒙上眼睛,试着像盲人一样,在什么都看不见的世界里,在黑板上画出鼻子和眼睛;绑住双手,就像无臂少年那样,在没有手可支配的前提下,试着把球运到指定位置……
这是互动游戏,也是模拟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小实践。黑布蒙眼后的一片漆黑,束缚住双手后的行动不便,都在引导同学们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体悟残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游戏于无形中提高了孩子们的残疾预防意识和珍爱生命意识,让他们更加能够接纳、理解残疾人身心处境,培养孩子们多角度看世界的能力,懂得尊重和接纳与自己不一样的人,塑造健康人格。
沉浸在体验互动中的同学们,很快又被一段触动人心的残奥会视频所震撼。视频中,残奥会上残疾人运动员身上的坚韧、勇敢、乐观,都给孩子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他们不但了解了残奥精神,也在心中种下平等、尊重和爱的种子。
体验了互动游戏的学生表示:“通过活动,我更能换位思考了,更能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而看到视频中残奥会上残疾人运动员夺冠的画面,又让我心潮澎湃,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倡议:与爱同行 关爱残疾人
活动尾声,学生代表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倡议大家与爱同行,关爱残疾人:“残疾预防关系着每一个人,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共同尊重和关爱残疾人需从小事做起:搀扶盲人过马路是关爱,帮助肢残人推轮椅是关爱,学几句手语和聋哑人交流是关爱,与残疾人交往时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友好的招呼也是关爱,以平等的态度接纳他们,用心关爱他们,让我们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与此同时,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向学生们分发350册宣传手册,尽最大努力让青少年认识到预防残疾的重要性,了解预防残疾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的防残意识和能力,引导帮助学生们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珍爱健康,预防残疾。
下一阶段,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将一如既往,持续在残疾预防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加大残疾预防宣传力度和创新残疾预防宣传方式,着力提升全民残疾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