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做到以研促教,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视导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导向、促进作用,10月12日上午,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各学科教研员专家团队在副院长田序海带领下,来山师附中校本部进行全面视导。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玉璋、副主任刘铭泉,山师附中党委书记杨仁勇,副校长陈德海,副校长、校本部执行校长杨平,副校长李成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全程陪同调研督导。
田序海院长充分肯定了学校工作,并对新阶段的教学及教研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和期望,他希望老师们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设计,以数字化大数据为指导,强调“听、说、练、考”的教学设计要点,加强“教学评”一体化建设,以研究高考考情和学生学情为主线,严谨细致地打磨课堂,力争超越,实现对学生发展的高效赋能。
学校党委书记杨仁勇对教研院领导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整体工作情况。
副院长徐汉东指出学校管理提升很大,学校课堂教学内容有挑战性,有生成性,能走向学生深度学习。他希望老师们要做有追求的教师,从系统思维上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安学保主任建议教学要重视教材,深度发掘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关联点,注重教学讲练的系统性。
边海长老师结合学科教研员的视导情况进行整体传达。强调集体教研要智慧众筹,教师要抓好教学流程规范,重视思维深度培养,注重学生的输入输出。
副校长李成金感谢教研院领导的视导,表示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做好学校教学工作的优化,促进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济南市教研院课堂教学视导11节课,均评为优秀,这是教研院开学视导的所有学校中,第一个听课全优的学校,体现了附中老师很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此次视导活动也给老师们提供了向专家学习的宝贵机会,提升了对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方向把握和研究深度。李成金表示,学校将以本次调研活动为契机,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学生学习成长。
语 文
高三语文组曹田园老师执教《文言文复习断句技巧》一课,从学生已有认知入手,借助典型例题分析学生易错点,梳理文言文断句方法,提升文言文断句能力。
高三语文组王玮老师执教《文言文阅读“整体感知”专项突破》一课,针对文言文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常见问题,从文体特征入手,探究不同文体“整体感知”的策略,强化学生文言文阅读“整体感知”的意识。
语文学科教研员万福成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认为曹田园的课选点小而精当,案例式教学教学效果具体可视;王玮选择高考经典文本,以问题引领课堂教学,课堂达成效果好。
教研员李建美对高三尖子生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数 学
高三数学组刘强老师执教《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梳理课,课堂中注重让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架构,注重知识间的关联,在知识梳理的同时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翟士杰老师执教内容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解题教学课,课堂从课程标准和新高考命题方向出发,关注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和回顾反思。强调基础落实,师生互动充分,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教研员安学保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备课组的复习备考工作给予以高度评价,并强调,高三一轮复习要抓好知识梳理和训练系统的设计,要充分发挥知识梳理课的检查督促功能和关联结构功能。训练体统中要做好选题工作,利用集体教研选好题,重点关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高考真题和优秀的模拟题。课堂教学中利用解题教学,关注题目的“四翼”考查要求将试题分好类,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培养。
英 语
高三英语组孙德芳老师展示了一堂微写作指导课,创造性地将完形填空和读后续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梳理信息,合理架构情节,最后师生对典型作品进行评价。
刘潇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三Unit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为依托,开设了单元整体复习课,以大观念为引领,整合语篇,创新复习思路。
副院长徐汉东肯定了山师附中高三英语组的备考思路,他强调了高三英语复习应以精准、细致、实效为着力点,开展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教研,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问题反思式教研、问题引领式教学,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另外,要探索多元化备考,以终为始,争取做到“一课一亮点”。
物 理
高三物理组刘海玲老师和牛蓬蓬老师针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专题进行同课异构。针对一轮复习课,两位老师精选训练题目,渗透新高考理念,充分实现了讲练结合,以题带练。整堂课既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夯实,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物理素养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
课后评课环节,副院长田序海和物理学科教研员冯国军对两位老师的授课技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充分肯定了附中物理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对于学生学案的实用性和进阶性表示充分的肯定。一轮复习要做到课堂落实到位,学生易错点讲清,重视题目再讨论,力求让学生将物理知识转化为物理素养。田序海建议教研组要致力于建设附中特色的物理学科教学资源库,为教学长远做打算。
化 学
高三化学组王迎喜老师展示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专题复习课。课堂注重实验复习的系统性和高效性,课堂教学既有起点又有落脚点。
高一化学组刘靓老师展示了探秘膨松剂的微项目讲解。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来探究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从“老面”、馒头等生活实物导入,最后落实到设计常用的复合膨松剂,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盛连蔚主任提出,微项目作为整章内容的整体体现,为我们的教学方式打开了一扇窗户,要大胆研发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通过集体备课精准研究高考、学情,共性与个性结合,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化学学科教研员魏恒结合高考分析了基础实验与热点综合实验,提出实验应与课本进一步融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入实验投屏等现代化方式,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且要让学生多动手写方程式,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落实情况。
生 物
济南市教研院高中部主任步东军、生物教研员高扬老师和生物组部分老师一起听了王凤芝老师执教的高三专题复习课《基因的表达》。评课时步主任指出:王老师的课重基础、有思路、有措施;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动态形成;难度把握适度,时间分配合理。步主任还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课堂目标的设置和反思目标的达成度。高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课注重基础知识自主复习的落实,充分调动学生;并结合学生学情分析相关调查,提出课堂教学应注查重课内知识网络构建,以板书等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政 治
济南市高中思政教研员刘磊先后听取了刘甜田老师执教的高一新授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王恩老师执教的高三一轮复习课《全面依法治国》。
刘甜田老师以中国梦的提出导入本课,通过绘梦、追梦、圆梦三个议题,环节衔接流畅,逻辑构思严谨,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将教材知识和学科素养有机统一。
王恩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高三真题练习课,通过考情分析、学生讲解、教师升华等环节,以练促讲,以讲促思,将深度学习与高效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随后,刘老师与政治组全体教师开展座谈交流研讨活动,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两节课扎实、朴实、平实、丰实、务实、坚实、真实,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同时强调,面对新高考,教师应该提供更多与学生接近的情境支撑,做到文件教材化、教材生活化、生活具象化;其次,要继续深研课标,理顺教材逻辑,把握主旨价值引领;另外,无论哪个年级,都要充分考虑学情,照顾学情,教学要有针对性,争取事半功倍;最后,教学要注重思维脉络和思维路径的训练,做到思维可视化和规范化。
历 史
济南市历史教研员边海长、伦慧听取了田雪莲老师执教的一轮复习课《第18讲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课后教研员与授课教师和高三备课组面对面对课例进行了点评分析。边海长指出本节课的亮点突出,重学情、抓基础、注重情景教学,强调学以致用,从知识到思维再到方法都能够适切教情和考情。
边海长和备课组老师分享交流了兄弟学校的一轮复习策略,建议后续的备课在微观深入和宏观把握上可以进行深入探索。
地 理
济南市教研院地理教研员元杰全程参与高三地理集体备课,高三地理组全体成员分别结合自身班级学情,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层知识目标和掌握程度进行了详细讨论。
高三地理组迟令峰老师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方式,对本专题进行了知识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方面的详尽阐释。元杰高度肯定了高三地理组集体备课的方式和成果。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是更好地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新课标的考试命题评价和综合实践教学研究的必要手段,也是重点方向。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单元设计、注重新教材中的内容变化、注重理论联系生活,从而更好地体现高效课堂要求,体现集体备课智慧。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组心理教师卢敏展示了一堂高一新生心理适应指导课《赋能我的高中生活》,针对学生在入学适应期容易产生的焦虑、畏难等情绪,从环境变化、学业变化和人际关系变化入手,通过创设系列活动帮助其掌握适应技能,提升适应水平,以最佳的状态开启高中生活。
综合实践教研员范心胜随堂听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效果等方面作出点评和指导,认为该课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需求,设计新颖,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学生投入度高,课堂体验效果良好。
音 乐
李雅馨老师执教的《鼓乐铿锵》,以一段大气磅礴、激情洋溢的击缶表演片段,拉开了本节课中国传统音乐“鼓吹乐”的欣赏序幕。创设情景体验,与生活相联系,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创作特点,体会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感悟民族打击乐器的魅力,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教研员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科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通过实践交流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新思路。
美 术
教研员张焕玉听取艺术组美术教师王妍妍执教的《中国花鸟画》以及牛睿婷老师执教的《韩熙载夜宴图》,对艺术组的教研氛围、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也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评价,并从教姿教态、上课形式、知识体系、学科逻辑关系等方面展开指导。
张焕玉强调了学科知识的严谨性,也指出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把握大概念、大观念,引导学生通过美术课堂的学习实现知识迁移,切忌只关注告知学生结果,而非引导其思考。